跳至主要內容

看到有人在讨论“强者气质”,这东西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,毛泽东称之为心之力。 所谓的帝王气、领袖气和匪气,其实都是强者气质在不同人生境界和格局的体现。

 

加密禅师
最近总看到有人在讨论“强者气质”,这东西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,毛泽东称之为心之力。 所谓的帝王气、领袖气和匪气,其实都是强者气质在不同人生境界和格局的体现。 不得不承认,这好像就是一种天生的气质。 拥有强者气质的人,大到帝王,小到地痞流氓有一个共同特点:他们永远在积极进取;永远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性;永远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,改变面前的世界。 而正是由于这种人内心能量充沛,他总是要和外部世界博弈,甚至是战斗。客观表现来看就是:这些人充满匪气,身上攻击性比较强,总是有种不守规则的冲动。 所以,拥有强者气质的人大部分小的时候,并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,长大了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好人。 这种气质是很迷人的,当然,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人会极为讨厌。但是,他们总是能吸引无数能接收到其能量的人为自己服务。 如果留心观察,大家应该会发现那些充满匪气的男人,无论你觉得他多么傻逼、多么人渣,但他们身边几乎都不缺女人,而且很多还是高质量的女性,更可气的这些女人通常还很沉迷于这类男人。 中国上世纪末治安极差,出了很多闻名全国的悍匪。我个人印象很深的是这些杀人如麻的悍匪,几乎都极富女人缘。而且那些女人并不是贪图他们抢来的钱,很多女人为了他们要死要活,甚至帮助其犯罪和顶罪的。 美国监狱里也不停地爆出女狱警爱上罪犯的新闻,出名的悍匪每天都会收到无数情书。 这些人渣在道德上一塌糊涂,他们拥有无数的缺点。但他们身上的一个优点,就足以让女人们忽略掉所有的缺陷,那就是强者气质,是强大的权力意志。 当这种强者气质表现的格局再大些,就变成了领袖气质甚至是帝王气,那他吸引的就不只是女性,无数人会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寄托在他身上。 因为大部分人,包括很多聪明绝顶、才华横溢的人,都是心力孱弱的人。他们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,也很容易对世界和人生悲观。而这些人只有找到一个能点燃自己的“boss”,并为其奉献自己时才感觉到人生的意义,才有活着的感觉。 自己被领袖带领奋斗时内心充满幸福,甚至牺牲时内心也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圆满的。 比如,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标本意义上的权力意志强大个体。 他和普通混混不同的是,他的人生境界和格局在不断地成长,而且速度极快。他经历了匪气、领袖气到帝王气的完整过程。 这种气质大部分是天生的。 人的性格大部分应该是天生的,有的人真的更容易乐观,也就是他们乐观的成本比较低,只需要现实世界极小的反馈就能让保持“和人斗其乐无穷”的力量。 而有的人却总是莫名其妙的自卑,总是不停地向外部世界索要肯定,当肯定达不到心理需求时就陷入焦虑、自卑和悲观。 后者想修炼强者气质的成本,是前者的无数倍。 刘邦这类拥有强者气质的人的自信,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其天生性格决定,而且只需要一丁点世俗成功就能维持自己的自信。比如,他混上个亭长,泡上了开酒店的寡妇,和没见过世面的小弟们吹牛逼忽得人一愣一愣的。这些足以让刘邦觉得:“嘿,我真tm棒”。 拥有强者气质人,一般对挫折也更迟钝。 和上面说的需要很少的成就就能维持他们的自信一样,他们需要极大的挫折,才能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一丁点怀疑,普通的挫折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感觉。 初中的时候见过一个哥们,痞里痞气,其貌不扬但是女朋友一个接一个。他有一次追一个美女把人家美女搞得烦不胜烦,最后找自己表哥在学校当着无数人的面暴揍这哥们一顿。这哥们转头就去追下一个美女,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大庭广众下被人揍是啥大不了的事。当时我特别看不上他,现在回想特别羡慕他的心态,尤其是我被姑娘拒绝难受好几天的时候。 还是拿刘邦来讲,他后来争夺天下经历无数挫折和危机,我们也会发现他从来没有悲观的时候。他永远在积极进取,永远在战斗,永远觉得胜利肯定属于自己(刘邦这一生唯一一次有一丁点哀叹的表现,就是在平定英布之乱后在老家吟唱大风歌,边唱边哭。即使这样,大风歌的主旨仍然是激昂进取的)。 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,很多都在低谷期自我怀疑过,特别是在事业迷茫的时期。 比如,曹操在官渡之战艰难的对峙阶段,就需要荀彧给他打气才能撑下去;刘备在奋斗大半生依然没有什么成就时,在刘表那里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;蒋介石在抗日进入最艰难的时候,每天躲在浴室哭着大喊“妈”来发泄自己的压力。 强者气质虽然也可以后天塑造,但过程极为艰难。 成功的案例非常少,最成功的就是曾国藩和蒋介石。但这两个人,我个人认为都不是天生具有领袖气质的人。 蒋介石还好点,最起码小时候还淘气点,有点天赋;曾国藩就是纯书生气修炼出的枭雄气了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

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 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 1、沟通避免戳他人痛处 「 胖子面前不谈肥,东施面前不提丑 」,比如一个体重只有85斤的女生在一个体重超过130斤的女孩子面前说自己又长胖了,就有点过头了。 在正常聊天中,不要谈论别人不如你的地方,尤其还是用抱怨的语气。 2、拒绝「说教式」聊天 日常交流大部分是一种情绪上的沟通,并不是为了听对方给自己「上课」,说教式聊天就像是以一种上帝视角来评价每一个人。 身边总会有以「明白人」姿态来教育我们的人,甚至有时候我们也会不小心成为这样的人,但无论对谁,这种沟通方式都是错误的,讲道理是要分时候的。 3、拒绝「鲁豫式尬聊」 鲁豫经典尬聊语录,「真的吗?我不信」,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场合里都能让聊天氛围瞬间冷到0度以下。 通常当有人和你分享一件事,你应该先试着揣摩一下对方现在的心理,是需要你安慰还是需要你夸赞,如果不小心脱出而出「真的吗?我不信」,一定要赶紧补一句「你真的太棒了」,说对方可能想听的话,而不是自己潜意识想要表达的内容。 4、不做「出头鸟」 大部分人都崇拜牛人,但是永远不会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比自己优秀 ,相反对于那些并不那么突出的人,反而更愿意亲近,因为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 也就是说,你可以认为自己很聪明,但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很聪明。 回想下读书时的班级第一,其实没几个知心朋友,一群朋友中,最优秀的那个往往是最容易被孤立的,而那些在职场中爱表现自己的人,大概率会被大家排挤。 社交是为了获取信息或者进行情感联结,而不是为了比较,过于锋芒毕露,只会招人厌烦,失去平等交流的资格。 5、扮演好「聆听者」的角色 聆听是有效聊天的前提,因为懂得聆听会让对方更加信赖你,从而在心里默认你是他的知心人,但如果有人找你倾诉,你却没有给予正确的回复,只会让对方更加不快。 一个合格的「聆听者」需要做到: ●做一个配角 听对方说,不要「抢戏」,别人在倾诉时,想达到的是情绪宣泄,而不是想听你长篇大论,比如对方表达难过情绪,而你一副看淡一切的长者态度,只会让聊天陷入尴尬境地。 ●观察对方感受和需求 了解对方和你沟通是单纯为了宣泄还是希望得到回应,注意对方倾诉时的心理状态, 从而做出正确的回应,比如认可、鼓励或者安慰。 ●适当给予反馈 在聊天过程中,眼神、肢体或者语言的简单反馈,都是回应,...

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?缺乏见识、缺乏爱、缺乏规矩,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。

吴军说: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?缺乏见识、缺乏爱、缺乏规矩,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。 没有钱,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,而缺乏这三样东西,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,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穷没有必然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