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如何改善分化水平,更好地坚持自我? 1、重新找回自己的感受

 

许不言
如何改善分化水平,更好地坚持自我? 1、重新找回自己的感受 由于自我分化低的人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从伴侣、父母的感受中区别出来,所以他们的幸福和悲伤会收到对方情绪的强烈影响,如果你面临着这样的问题,那么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试着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感受。 首先在你与家人或伴侣相处时,试着在内心对你感受到的情绪提出质疑,这是对方的感受,还是我的感受?此外,还有一个帮助你找回自己感受的方法就是「具体化」自己的感受。 比如你不能简单地说「我感觉不好」、「我觉得不舒服」,你要努力去体会和分辨是内疚?是失望?是尴尬?以及那些情绪让你想到过去曾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体会过? 要先识别自己的感受,明白它具体是什么,用心不断练习分辨,你就能和自己的感觉达成更好的关系。 2、学会辨识情感和理智 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同时,你也要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与理智,情感可以是微妙的,也可以是强烈的,但它们通常都是难以抑制的、下意识的感受,尤其是在争执、辩论或情绪激烈的情境中时,你要问自己,现在是我的情绪在起作用,还是理智在起作用? 比如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和伴侣不相配,你也清楚地意识到其实你们的性格、爱好都不和谐,可是你就是会在想到对方时忍不住嘴角上扬,会希望和对方在一起的每分钟都变成两倍那么长,「我感到快乐、满足、幸福」,这就是你的感受。 而理智则是客观的,需要经过思考与分析,同时也是有据可查的,它不像自然发生、有时甚至是「侵入式」的情绪或感受,理智思考更多的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状态。 比如你在纠结是否要和伴侣分手时,想到对方条件其实很不错、性格好相处,但也想到对方抽烟喝酒、有时不尊重女性,这就更像是一种基于理性而非感性的判断。 这样一来,你就可以回顾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些决定和选择,看看自己更多忠于情感还是理智,以及它们分别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和后续体验。 此时「坚持自我」的含义也会变得更加明确,你会更清楚在什么时候、场合,你想坚持的是哪一面的自我,感性还是理性的?不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,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,没有优劣之分,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。 3、主动与原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边界 当你意识到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边界过于模糊,就是时候主动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边界了。 首先你要谨记,即使是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决定与选择,在他们试图这样做时,你要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意愿,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志为基调,而不是父母施加于你的「你想要」、「你应该」或是「你适合」。 其次,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,并试图将你牵扯进来,或是一方想要拉你站队时,你要告诫自己和对方:「这是你们之间的矛盾,我的过度卷入绝不是有效、长久的解决之道。」 当然你可以倾听他们的想法,可以给出你的建议,但仅此而已,你不能替他们决定,无法帮他们执行,更不该牺牲自己去解决他们的纠纷。 这一开始会有些困难,甚至可能受到家人的责难,但如果你因此对于建立个人边界感到焦虑或愧疚,要记住,完成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分化,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关键的第一步,而这正是坚持自我最重要的前提。 我们都渴望链接、寻求归属、期盼被接受,却也不想因此失去自我,但我们却时常在不知觉中过分干涉他人,或是把他人的情绪揽了过来。 我看过一段话是这样说的:「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而你是你,我是我。」我想这大概才是一段关系最好的模样!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

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 让你摆脱尬聊的8个实用聊天技巧 1、沟通避免戳他人痛处 「 胖子面前不谈肥,东施面前不提丑 」,比如一个体重只有85斤的女生在一个体重超过130斤的女孩子面前说自己又长胖了,就有点过头了。 在正常聊天中,不要谈论别人不如你的地方,尤其还是用抱怨的语气。 2、拒绝「说教式」聊天 日常交流大部分是一种情绪上的沟通,并不是为了听对方给自己「上课」,说教式聊天就像是以一种上帝视角来评价每一个人。 身边总会有以「明白人」姿态来教育我们的人,甚至有时候我们也会不小心成为这样的人,但无论对谁,这种沟通方式都是错误的,讲道理是要分时候的。 3、拒绝「鲁豫式尬聊」 鲁豫经典尬聊语录,「真的吗?我不信」,这句话放在任何一个场合里都能让聊天氛围瞬间冷到0度以下。 通常当有人和你分享一件事,你应该先试着揣摩一下对方现在的心理,是需要你安慰还是需要你夸赞,如果不小心脱出而出「真的吗?我不信」,一定要赶紧补一句「你真的太棒了」,说对方可能想听的话,而不是自己潜意识想要表达的内容。 4、不做「出头鸟」 大部分人都崇拜牛人,但是永远不会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比自己优秀 ,相反对于那些并不那么突出的人,反而更愿意亲近,因为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 也就是说,你可以认为自己很聪明,但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很聪明。 回想下读书时的班级第一,其实没几个知心朋友,一群朋友中,最优秀的那个往往是最容易被孤立的,而那些在职场中爱表现自己的人,大概率会被大家排挤。 社交是为了获取信息或者进行情感联结,而不是为了比较,过于锋芒毕露,只会招人厌烦,失去平等交流的资格。 5、扮演好「聆听者」的角色 聆听是有效聊天的前提,因为懂得聆听会让对方更加信赖你,从而在心里默认你是他的知心人,但如果有人找你倾诉,你却没有给予正确的回复,只会让对方更加不快。 一个合格的「聆听者」需要做到: ●做一个配角 听对方说,不要「抢戏」,别人在倾诉时,想达到的是情绪宣泄,而不是想听你长篇大论,比如对方表达难过情绪,而你一副看淡一切的长者态度,只会让聊天陷入尴尬境地。 ●观察对方感受和需求 了解对方和你沟通是单纯为了宣泄还是希望得到回应,注意对方倾诉时的心理状态, 从而做出正确的回应,比如认可、鼓励或者安慰。 ●适当给予反馈 在聊天过程中,眼神、肢体或者语言的简单反馈,都是回应,...

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?缺乏见识、缺乏爱、缺乏规矩,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。

吴军说: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?缺乏见识、缺乏爱、缺乏规矩,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。 没有钱,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,而缺乏这三样东西,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,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穷没有必然联系。